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觀念的增強,以及以人為本觀念的深入人心,保健品產業必然要興起。保健品產業其宗旨是讓人們生活的好、生活得健康,為人類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提供產品和服務。從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看,保健品產業很可能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戰略產業。
以保健食品為代表的健康產業在世界范圍內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盡管我國保健品行業當前的發展現狀存在不少不足,但是保健品業是全球性的朝陽產業現實不可否認,保健品行業仍然保持高速度增長。近20 年來,美國的保健品銷量增長了36倍,日本增長了32倍,歐共體諸國則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保健品消費支出的增長速度為15%~30%,遠遠高出發達國家平均13%的增長率。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持的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中藥現代化產業推進戰略”課題的研究中,研究組根據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評價指標體系來評價產業的地位作用。評價體系共包括十二個方面的評價指標,分戰略性指標和經濟性指標。戰略性指標包括順應世界潮流、關聯度大、競爭力強、技術升級能力強、保持技術優勢能力強、遵循可持續發展、能符合國情、有利于國家富強等八個指標。經濟指標包括總規模大、成長性好、效益性、市場潛力大等四個指標。研究組用這十二個指標對我國保健品產業進行了粗略分析,戰略指標大部分符合;經濟指標全部符合戰略產業要求。初步得出結論是保健品產業具備發展成我國戰略產業的條件。
我國具有悠久的中醫藥養生保健傳統,中國傳統的中藥療法以及養生之道,具有防治統一、極少毒副作用的優勢,在國際上日益受到重視。發揮傳統中醫藥優勢,積極地“走出去”,是我國保健品開發的一條重要思路。同時,我國擁有廣闊的保健品消費市場,一些發達國家的保健品廠商看準了這一點,紛紛涌入我國。據統計,近5年來國外保健品在中國登陸的增幅達12%,數量已接近400個,安利、寶潔、杜邦、維格爾等20多家知名保健品跨國公司更是在不動聲色地擴大著在中國的市場版圖。在這種內外夾擊的背景下,中國保健品生產企業的當務之急是需要揚長避短,盡快成長成熟起來。這就需要調整和完善發展戰略,努力將我們獨特的文化理念灌注到保健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之中,把企業做大做強。一些研究報告認為,在加入世貿組織后,最有資格代表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先進文化和獨立知識產權走向世界的,首推中醫藥及其相關的健康產品。我們的文化理念是根植于祖國傳統醫學的土壤,以博大精深的中醫中藥理論和經驗為依托,要想重振中國保健品之雄風,參與世界保健品產業的競爭,必須組織起中國保健品的精品團隊,以行業團隊的合力爭鋒國際市場。要加快中藥及保健品國際化進程,中藥是以保健品的身份進入國際市場的,目前對于國外來說,中國保健品的國際化首先是中藥的國際化。因此,為加快中藥及保健品的國際化步伐,應熟悉歐美等主要市場的認證、臨床實驗和注冊程序,適應其游戲規則,擴大在歐美的市場份額。當前,我們在中醫藥保健品上要盡快形成一套完善的驗證系統,包括中醫現代化系統、中藥質量、毒理安全及臨床療效評估驗證系統、統一的中藥實驗室分析方法的標準化系統和配套系統,以便盡快獲得發達國家的保健品認證。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加入WTO,培育跨國公司顯得更加迫切。近年來由于競爭加劇,國際上大型制藥公司、生物公司和健康公司紛紛進行兼并收購,加速資產重組步伐。國際上保健品產業掀起大規模的跨國并購浪潮,表示世界健康相關產業國際化進程日益加快。我國優勢健康企業應加速兼并重組和發展,迅速向跨國公司的方向發展,政府應當通過按標準評價結果給予融資支持和國際擴展支持等手段培育我國保健品產業跨國公司,這是提升我國保健品產業競爭力的基礎性工作。我國優勢健康企業也是與國際跨國公司合作的主體,鼓勵中國健康企業的跨國聯盟可能是開拓保健品產業國際市場的有效途徑。